水基泥漿不落地系統背景:
在傳統鉆井過程中,鉆井隊通常是在井場上挖泥漿池儲存泥漿,但這種方式存在占用土地面積大、發生污染概率大、地貌恢復難度大“三大難”問題,傳統的泥漿池已經不能適應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的新常態。
為了采取經濟環保的處理新方式,讓傳統的泥漿池退出歷史舞臺,環保技術服務公司通過調研、立項,自主研發了泥漿不落地處理裝置,該裝置與鉆井隊的固控設備相連,由接收罐、處理罐、清水罐、壓濾機、暫存場等組成。
鉆井時隨鉆而出的水基泥漿,首先收集至接收罐進行預處理后,泵送至處理罐,加入破膠劑、混凝劑等化學藥劑處理后,再泵入壓濾機進行固液分離,固體經壓實等無害化處理后暫存在暫存池中,拉運至指定處理單位進行資源化利用,液體能回用的直接回到鉆井循環系統,不能回用的,則拉運到污水處理場,或在壓裂平臺上回用。
泥漿不落地系統根據鉆井液泥漿的種類可分為:水基泥漿不落地處理系統和油基泥漿不落地處理系統兩大類。
水基泥漿不落地處理系統的主要設備包括:高速鉆井液離心機、鉆井液干燥篩、鉆井液壓濾機、螺旋輸送機、加藥單元、泥漿罐和巖屑箱。
泥漿不落地系統的目的:
泥漿不落地系統主要目的是為了將鉆井廢棄物進行固化、處理,便于施工后快速運輸到指定地點進行環保處理和回收再利用。
水基泥漿處理相對油基泥漿處理比較復雜,目前,針對水基泥漿不落地的處理辦法有:填埋法,機械脫水法,焚燒法,生物...法,化學固液分離法等。每種方法都有各自優勢和特點。其中水基泥漿不落地正是采用機械物理原理來處理的。
水基泥漿不落地系統的處理流程:
水基泥漿不落地:待處理的泥漿通過管匯輸送到鉆井液干燥篩上,處理后的泥漿通過螺桿泵進入鉆井液離心機進一步處理,處理后的泥漿注入到泥漿循環系統中進行循環使用。而處理過程中留下來的廢棄物通過螺旋輸送機輸送到鉆井液壓濾機中進一步處理,后從壓濾機中出來的固體物料被送到巖屑箱中運送到指定地點處理。
處理前泥漿圖片 處理后圖片